名人创业成功故事不少,但李嘉诚的创业故事给大伙启发最多。李嘉诚,香港首富,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。十四岁投身商界,22岁正式创业,半个世纪的奋斗一直以超越为主题:从超越平凡起跑;为超越对手努力;达到巅峰,超越巅峰;达成自我,超越自我,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。
李嘉诚,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。
1939年,日寇占领潮州后,随爸爸妈妈流落香港。
12岁被迫辍学到社会谋生。
17岁成为一个批发商的营业员,天天工作16小时,因为工作出色,十八岁做经理,19岁成为总经理,22岁开始创业。
1952年,李嘉诚开设长江塑料厂,制作塑料花;在60年代涉足地产,越来越成为地产大王,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,1979年回收英资和黄,成为第一回收英资商行的华人;1985年回收香港电灯集团;后又涉足能源和电讯公司。李嘉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港口营运商,拥有亚洲最大零售集团屈臣氏,率先在欧洲推出3G手机业务。
现在长江集团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,雇员人数超越21万名。集团在香港共有9家上市公司,总市值约为7、280亿港元。和黄是全球500强之一。
1980年,李嘉诚基金会成立,对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公益事业进行系统资助,历年来捐出及承诺款项总计达76亿港元。李嘉诚,今天已是“成功”与“奇迹”的代名词。他的企业被美国《财富》杂志誉为“比较赚钱的企业”。他本人也于2025年荣列世界有钱人榜第9位,成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华人企业家之一。
这位老人,最值得记者尊敬的不是其个人财富,而是他的创业故事给了当今创业人士不少启发。
启发1:创业人士要肯吃苦,不怕累。在进行塑胶营销推广时,李嘉诚天天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出发,乘巴士或坐渡轮,然后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。李嘉诚说:“其他人做8个小时,我就做16个小时,开始别无他法,只能以勤补拙。” 这种不怕吃苦的行动力正是他超越其他营销推广职员最基本的条件。没肯下苦工的精神,只不过投机取巧,只能做到小有成绩,却没办法切实的将我们的成就做大。量变最后会带来质变,假如能做到不计辛苦的进行训练与工作,即使我们的业务水平不及对手,也不会与对手相差太远,从而为自己日后的超越创造了机会。
启发2:创业人士要有革新精神和创业精神,掌握抓住机会,同时要做好心理筹备。李嘉诚说我任何事必有充分的筹备然后才去做。一向以来,做买卖处置事情都是这样。比如天文台说天气非常不错,但我常常问我一个人,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,我会如何,在香港做买卖,亦要维持这种心理筹备。
启发3:创业人士要了解找准时机。小小的机会总是是伟大事业的开始,当你做好迎接机会的筹备而机会没来,总比有一个机会而你却没做好筹备要好。每一个人都被机会包围着,但机会只不过在它们被看见时才存在,而且机会只有在被探寻时才会被发现,重点在于你怎么样去认识机会,抓住机会,借助机会。 机会可遇而不可求,找准时机的意识与能力是成功与否的重点钥匙,李嘉诚的营销推广与创业过程中可谓充满了机会,如中南钟表公司在经济恢复后的飞速发展、五金厂老板的指导与栽培、塑胶企业的兴起等,李嘉诚的成功正是打造在对这类机会的成功把握上的。
李嘉诚的创业故事给大伙的启发不止这类,还有不少,这都需要大家创业人士用心去感受。最后,买卖鹿记者想借李嘉诚的一句话,送给正在创业道路上的大家,“创业的过程,事实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进步过程,人只须有信心,就从来不会挫败。”